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漫话鄱阳打串堂

漫话鄱阳打串堂

关键词:饶河 传统 历史 活跃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鄱阳之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pyccoo.cn
  • 感谢 pyxhys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97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鼓儿敲,唢呐响,二胡一拉嗓子痒。这家邀,那村唱,农家精神好食粮。这是在素有“中国民间艺术(戏剧)之乡”的江西省鄱阳县农家盛传的一首“打串堂”民谚。

  

打串堂唱鄱阳赣剧饶诃调是鄱阳民俗文化传统,千百年来沿袭至今,除“文革”时期被冷落外,至现在其情调是有增无减,现在更是活跃。县城有不少串堂班渗透到每天的晨练或休闲场所,自娱自乐,也乐了他人,并形成了以串堂会友会戏迷的局面。农民对串堂更是情有独钟。

那富有赣剧特色的演唱腔调伴随着喜庆的唢呐声,显得份外诱人。在乡村,咋不知还以为是村里从外面请来了戏团班子唱大戏呢,走近才知道他们只是村民们仅用一张桌子,几张板凳,加上五六个人自带的乐器,就能临时组合的“串堂班”在唱戏。整个过程无需表演服装,完全是自演自唱自乐,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前来听戏的农家男女老少。

据了解,象这样的“串堂班”在鄱阳县500多个行政村中有上千个,而且“打串堂”的演唱腔调是形成江西省赣剧文化艺术戏剧中民间戏种发源之一,也是鄱阳农民茶余饭后、农闲节日和操办大凡好事时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,至今已流传了上千年历史。地处鄱阳湖畔的鄱阳县是个戏剧之乡,素有“戏窝子”之称。“夜天深更半,处处有戏看,鸡叫天明亮,还有锣鼓响”,这些广泛流传的民谚,就是其形象的写照。而推动鄱阳农村戏文化的发展,最活跃的莫过于走城串乡的农民业余剧团。如今,这个县坚持经常演出的乡级业余剧团就有22个,还有“太子班”、“串堂班”、“三角班”等成百上千个。剧团成员都是农民,他们忙时务农务工,闲时便敲锣打鼓巡回演戏。赣剧饶河调串堂班,有着数百上千年的历史,是鄱阳民间艺人自发组成的赣剧微型清唱班。每个班子一般七、八人,多则十余人。文武场(乐队)齐备,有堂鼓、苏锣、鼓板、唢呐、笛子、赣胡等乐器。大班子备专门乐队,小班子演员兼乐队,所以一个串堂班又叫一副串堂锣鼓。如今在鄱阳几乎村村都有串堂班,多的地方,一个村就有三四个串堂班。建国后,有的串堂班发展为业余剧团,有的仍操旧业,活动在城乡,出入在田间地头、街头巷尾,有不少的出县演出。   

  串堂班轻便灵活,基本上不收酬金,但会受理一些小礼物,很受群众欢迎。在鄱阳民间凡操办红、白喜事,大则请剧团,小则请串堂班。每年的四时三节(春节、端午、中秋),也是一定要有演出活动的。串堂班有一副造型奇特、雕工精美的锣鼓架子,架子中间放一面堂鼓,四周装饰着数百个精雕细琢的戏文人物和花鸟翎毛,飞金烫漆,光耀夺目。出发时,司小锣的用扁担一端挑起锣鼓架子扛在肩上,司鼓在后且走且击,指挥身后一长串乐队和演员,一路上吹吹打打,迤逦而行。沿途人家夹道相看,村里的儿童尾随追逐,或有一两个光屁股的小孩跟在后面嘻笑惊叫。串堂班视操办的红白喜事规模而定演出场次,一般于下午到场,晚饭后,东家摆设桌凳,备糕点茶水,艺人围桌而坐,打起闹台,润嗓操琴,不化妆,不穿戏服,不做动作,清唱一场,叫做“正节”。第二天上午再唱一场,中饭后离去。演唱时有的一人唱一角,有的一人唱多角。男唱女角,女唱男角,班中击鼓的可抽空顶角儿唱,操琴的绝对不唱。演唱时,鼓乐铮铮,琴声悠扬,演员十分投入,嗓音或圆润清丽,或粗犷豪放,或委婉甜美。左邻右舍闻讯,早已将条凳竹椅把四周围了个严实。在厅堂唱的,大门被堵塞。在室外晒场、院内唱的,观众没坐位就站着欣赏。顽皮的孩子悄悄爬上东家枣树,一边吃着枣儿,一边听着曲儿,还用光脚丫子在树干上击着节拍。串堂班有的唱大戏,有的唱折子戏。内容根据东家操办的红、白喜事而定,和班社一样:老人做寿唱《满堂福》、《麻姑上寿》,生了孩子就唱《观音送子》,结婚就唱《龙凤配》;操办丧事则唱《哭皇陵》。至今,鄱阳还有近千个串堂班活跃在城乡各地。   
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707935821 传真:0793-6270895 邮箱:552376320#qq.com
地址:江西鄱阳县鄱阳湖大道水韵芝阳1号楼 邮编:333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鄱阳县新华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