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与水为邻――关于鄱阳的印象画

与水为邻――关于鄱阳的印象画

关键词:与水为邻――关于鄱阳的印象画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文化局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yejinbin01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53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  鄱阳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。那时,它还叫波阳而不叫鄱阳,大概是官员们文化不高,嫌鄱字笔划多,就把它简化了。此风气曾盛行一时。在我早年的印象里,它经常和我们那里一种行当联系在一起,常听人清早或半夜私语:“到波阳去卖鱼苗。”我想,为什么一定要到波阳去卖鱼苗呢?波阳是个什么地方呢?是不是那里水特别多鱼特别大?大人那有意压低的声音无形中增强了波阳的神秘感。

     不过让我第一次认识波阳的不是一条鱼而是一个人。那年我应聘到省里一家青年刊物当编辑,和一个高个子同时上那十二层楼,他说他叫范晓波。牛仔裤,大头皮鞋,即使是冬天,脸上仍有梦想的大火,以及一些青春颗粒。当然,更必不可少的,还有鄱阳湖般浩渺湿润的才华。每当才华涌动,那文字就像湖里繁星点点的银鱼(据说,鄱阳的银鱼是很特别的,跟别处不同)。鄱阳是个出才子的地方,有洪迈的《容斋随笔》倾倒一人,更有姜夔的词曲倾倒古今。

     我是湖口人。如果把鄱阳湖比作一只玉壶,那我现在是在从壶嘴赴往壶底的途中。我的好奇心快要得到满足。回想起来,我恍惚觉得当时的情景是:当船行至湖中央,碧波中忽然升起一个金灿灿的舞台来,一个身穿白衣,系着红肚兜的蚌壳姑娘和一个头戴草帽、手抓鱼网的渔翁在急促的锣鼓声中上场。渔翁大概是为了获取珍珠,千方百计地诱使蚌壳张口,蚌壳姑娘故意将蚌壳一张一合,以逗引渔翁。后来她似乎放松了戒备,躺在那里旁若无人地伸展自己的身体,渔翁悄悄靠近,忽然将手伸了出去,谁知蚌壳来了一个原地翻身,把渔翁甩到了身后。渔翁岂肯善罢甘休,一次次挑衅一次次偷袭,但不是被蚌壳姑娘夹住了手就是夹住了脚,后来甚至连脑袋都要被夹住了。这节目真是生动有趣,它把人们捕获珍珠的过程拟人为一次男女间的打情骂俏。这是否体现了水边的居民最纯朴也是最原始的生命意识?舞灯动作优美,犹如一曲渔家芭蕾,如果可以这样形容的话。本来,人和蚌,两者力量的对比完全不言自明。但在这里,人故意把自己变得很小,或者说,故意把蚌壳变大,而且还是一个女性,这就有了一种游戏的、调皮的成分。人把自己漫画化了,故意让自己在蚌壳面前丑态百出,我想,这是不是水边的居民,对水族的一种委婉的道歉?他们想以此来达到和对方的和解。面对苍茫博大的鄱阳湖,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,意识到心中必须有神灵,也意识到了攫取必须适合而止。

      这一点,后来得到了应证。那天在船上,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的曹刚先生跟我们介绍说,我们的船现在是行走在一方没有被污染的水域。水质达到了什么标准呢?可以直接饮用。鄱阳有1067个百亩以上生态优良的湖泊,因此被称为“千湖之城”。鄱阳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县。可以说,这个浪花上的城市,是珍禽的家园、候鸟的王国。为了打造“中国湖城”,鄱阳人坚持把生态放在前面,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。他们一直在保护湖水,保护湿地,“决不让污水流入鄱阳湖”。\

      那天中午,我们正在吃饭,忽然闯进一个人来,说他来迟了,不好意思。说罢自饮一杯白酒。来者为陈先贤老先生,六十多岁了,可看上去并不见半根白发。陈老先生说起鄱阳和鄱阳湖的风俗如数家珍,简直是一本活的《鄱阳志》。他说,鄱阳人对水向来是珍视的,这里至今还有一个风俗,那就是,人死之后,家人要到湖边去“买水”来给逝者净身。朝水里扔上几个铜板或硬币,才可以取水。我们听后都很惊讶,在我们的印象里,似乎只有某些宗教里才有类似的仪式,比如基督教的施洗和伊斯兰教的净身。意思是神赦免了你的罪,一切都是新的了,你在基督面前有了新的生命。或者企求用圣水冲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,达到超脱凡尘、在天国永生的愿望。这是否从某种意义上表明,鄱阳人也把鄱阳湖的水当成了他们的“圣水”?他们崇尚洁净,对水有信仰,有依恋和爱。

     或许,对于水边的居民来说,水就是他们的宗教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707935821 传真:0793-6270895 邮箱:552376320#qq.com
地址:江西鄱阳县鄱阳湖大道水韵芝阳1号楼 邮编:333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鄱阳县新华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