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禅宗六祖惠能和惠明的故事

禅宗六祖惠能和惠明的故事

关键词:惠能 惠明 禅文化 衣钵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鄱阳之窗
  • 电 话:13133616661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pyccoo.cn
  • 感谢 pyxhys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7645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佛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六祖惠能画像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唐代僧惠明画像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唐代僧惠明鄱阳人也

听说鄱阳成立了鄱阳湖禅文化学会筹备小组,出于兴趣和爱好,一日,笔者与同仁到风雨山寺向鄱阳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性住持讨教禅文化,适逢鄱阳宗教局座张亦在座。这位重庆佛教学院毕业的年轻的净性师傅问我们:“鄱阳历史十大文化名人” 中有否佛教名人?回答当然是一个“否” 字,他继而尊重其事告诉笔者,唐代僧,惠明是鄱阳人氏,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佛中之人。《现代成语词典》中“本来面目” 和“回光返照” ,在他和六祖惠能之间的故事中重现,并由此生出新的成语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,这使我大为兴奋。

回到家中,经查和考究确有其人。据史载,唐代僧惠民,生卒年不详。江西鄱阳人,俗姓陈,为陈宣帝之孙。曾受四品将军之爵,隶署诸卫,故有将军之号。幼年于永昌寺出家,于高宗之世,投黄梅山五祖弘忍,初无证悟,后闻大鉴惠能得五祖衣钵,乃蹑迹急追,而于大庾岭会之,承六祖惠能之开示,遂得彻悟本源,故改名道明,并拜留六祖座下三年。其后居于袁州(江西)蒙山,聚徒习禅,大宣惠能之旨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六祖惠能的传奇

慧能大师,唐朝岭南(广东省)新州人,父亲卢行,原为唐朝官吏,后被贬谪到岭南,母亲李氏。惠能生于唐贞观十二年(公元六三八年)戊戍岁二月八日子时,诞生时红光腾空,异香满室。

  次日黎明时分,有两位和尚来到家中,一和尚对卢行说:“你家贵子与佛法有缘,故特地来为他命名惠能。”他的父亲问:“为何取名惠能这出家人的名字?”和尚说:“惠是以佛法惠施众生,能就是能作佛事。”话音未落,两个和尚瞬间便不知去向。

  惠能出生后既不哭也不食母乳,谁知夜间有神人灌以甘露。惠能三岁,父亲便因病去逝,遗下老母及孤苦的他,迁移到南海后,靠砍柴卖碳为生,过著艰难困苦的日子。

有一天,他为顾客送柴到客店,退出门外时,看见一位客人在诵经,他一听到客人读诵的经语,便豁然开悟,于是就问那位客人说:“请问您诵念的是什么经?”客人说:“金刚经”。 当他了解到金刚经的来龙去脉,又是大名鼎鼎五祖弘忍大师给诵的经,于是萌发了颂经学佛的念头。

为了阻制惠能出家做和尚,惠能的母舅对惠能说:“你要想剃度出家,务必把外婆家门前的那块巨石拜开拜裂。”(本意是不可能),惠能二话没说,虔诚地跪拜在巨石前,七天七夜后巨石终于被拜开裂,真所谓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此石被后人称为拜母石(今犹存)。适蒙好心人捐银十两帮助安置母亲,于是惠能拜别母亲和母舅即往湖北黄梅县追随五祖弘忍大师。

一跨进黄梅县东禅寺,五祖问:“你是何方人?来此想求得什么?” 惠能回答说:“我是从岭南新州来的,我什么都不求,只求作佛。”五祖说:“你是岭南人,又是獦獠,怎能作佛?”惠能说:“人虽有南北差异,佛性那有南北之分?獦獠之身(一字不识的农民)与和尚身虽有不同,可是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?”五祖觉得此人非凡,本来还想再说,但是看到徒众围绕在左右,就说:“好!那你就跟随大众去做事吧!”惠能又启禀五祖说:“弟子自心常生智慧,念念不离自性,我知道这就是福田,不知您要我做什么事?”五祖心想,这獦獠的根性锐利。就告诉惠能说:“你不要再说了,就到碓坊舂米吧。”不知不觉,在碓坊惠能一干就是8个多月。

   五祖当时已经很老了,急于选择一个继承人,于是召集门下徒众说:“汝等各人随意作一偈(佛的唱词;另,不是有偈后语吗?)呈来我看,谁的偈语能契悟佛理,印合祖心,我便将衣钵传给谁继承祖位。”

当时神秀大师是僧众中上座师,博通佛学,为僧众所仰。他通过—番冥思苦索,写下一首偈语贴于南墙壁上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五祖见到这个偈后,对神秀说:“你作此偈,尚未见性,只到门外,尚未入门。”不过,五祖对众僧说“后世之人能依此修行,亦得胜果。”并劝僧众诵读。
  惠能听到僧众念诵,便问:“此是何章句?”僧人说:“此乃神秀上人所作之偈。”惠能说:“美则美矣;了则未了。”于是惠能请别驾张代为写偈。别驾说:“你亦作偈,其事希有!”惠能向别驾说:“欲学无上菩提,不可轻视初学,下下人有上上智,上上人有没意智。若轻人,即有无量无边罪过。”别驾说:“别说了。你即诵偈,我为你写就是了。但你若得道,先要度我,可别忘记呀。”惠能作偈曰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 何处惹尘埃。”
   

  寺中所有的徒众对这首偈颂,无不惊讶万分,赞不绝口,有人说:“真奇怪!人不可貌相啊!”还没有多久,竟视他为肉身菩萨。

  五祖这时从禅房里出来,得知此事后,见徒众惊怪,惟恐惠能受人暗算,遂拿鞋擦掉墙壁上的偈颂,故意宣称:“此偈也还没有见性。”大众都信以为然。第二天,五祖独自来到碓坊,看到惠能腰上系著一块石头在舂米,就说:“求道之人,为法而不顾惜身命,是应当如此的。”接著问道:“米熟了吗?” 惠能回答说:“早就熟了,只是还没有筛呢?”五祖就用锡杖敲击石碓三下,然后离去。这其实是一语双关的答问。

  惠能明白五祖的心意,深夜三更时分,来到五祖的禅房,五祖用裟袈遮围,不让他人知道,专为为惠能讲说《金刚经》,讲到了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时,惠能豁然大悟,知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

  五祖知道惠能已经开悟,见到自性,就说:“若不认识本心,学法是没有益处的。若能识心见性,就是大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。”

  五祖传受以心印心的顿教法门,并将衣钵传给他,说:“你现在就是第六代祖师,要善自护念,广度一切有情众生,将佛法流传于后世,不要使它断绝。”寄托惠能,诵偈一首:“有情来下种,因地果还生,无情亦无种,无性亦无生。”

  五祖对他说,初祖达摩大师刚来中国时,传法师承不为世人所相信,所以才将衣钵作为信物,代代相继嗣承。正法则是以心传心,皆令学道之人自悟自解。自古以来,诸佛所传的就是自性本体,历来祖师相传的都是自性本心。衣钵是争夺的祸端,你就是我的传人六祖,不可被他人所夺,否则你就有生命危险!必须尽快离开此地,因我怕有人要害你。今后佛法将由你发扬光大,你离开以后,要往南走,但不宜急著弘扬佛法,因为法是要从磨难中兴起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“ 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的由来

六祖大师惠能拜辞了五祖,一路向南行,两个多月后,到了大庾岭。后面果然有好几百人在追赶,想要夺取衣钵。其中有一位僧人,率先追上了惠能。这个人不是别人,他就是鄱阳人,俗姓陈,名叫惠明,曾任四品将军,性情粗暴,力大无比,行走之快可谓超人。

  六祖(当时还仅是居士)见状,就将衣钵放在石头上,对天说:“这衣钵是历代祖师传承的信物,怎可用暴力来争夺?”于是隐藏在草丛中。

  惠明赶到,看到石头上的衣钵,连忙伸手去取,但怎样拿就是拿不动,于是转念大声喊叫:“行者!行者!我是为求法而来,不是为衣钵而来。”心里在想,五祖衣钵传与惠能,这是天意。

  六祖从草丛中走了出来,盘腿打坐在石头上,惠明一边向他作礼一边说:“希望行者为我说法。”六祖说:“既然为求法而来,就该屏除一切攀缘心,勿生一念,我才为你说法。”惠明遵照六祖的嘱咐,默然良久。六祖说:“不思量善,不思量恶,正在此时,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?”惠明至此言下大悟。惠明又问:“从上代祖师传下来的密语密意之外,还有其他比这更妙的吗?”六祖说:“刚才跟你讲的就不是秘密了,若能回光返照(即返观内照),妙法还是在你身边。”惠明说:“我在黄梅这么多年,实在还没有省悟自己的本来面目,承蒙行者的指示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现在您就是我的师父了。”六祖说:“你既这样谦下,我们都是同师黄梅五祖,你要善自护持,勿令退失。” 

        惠明感激不尽,答应惠能,决不辜负六祖所望。并告诉惠能,后面还有大批人马将陆续追来,请他火速起程。惠能轻轻地拿起袈裟衣钵放入怀中,朝着广东的方向大步走去。

次日,果然有数百人陆续追到大庾岭,惠明告诉众人:“我已先到一日,方圆数里之内,都已询问过,又搜索了一遍,均未发现惠能的踪迹,想来是追过头了。”将众人哄骗回头寻找。惠能幸得惠明掩护,才从容脱身。
    据查,本来面目和回光返照原为佛语,指人的本性和返观内照见性。本来面目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,回光返照则有四种解释:1由于日落时的光线反射,因而天空又短时间地发亮; 2也比喻人将死时神志忽然清醒或短暂的兴奋; 3也比喻旧事物灭亡前表面上的短暂繁荣; 4谓自我省察。第四种解释接近佛语注释。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则是鄱阳人氏唐代僧惠明和祖惠能以其智慧开启了这个成语先河,丰富了中华成语宝库,这两个佛中之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。

人之初,性本善。涉世后,由于受到社会的影响,才有了善恶之分。从佛学的角度,每个人都具佛心,这就是人的本来面目,不思善不思恶,万缘屏息,返观内心回光返照,放下屠刀,立地也可成佛。这个道理简单得很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虔诚大慈大悲的人,心中有佛,总感到人人都是观音,人人都心存慈悲善良。这就是本来面目,回光返照与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的因果关系。成语: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 解释:泛指自己经历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

(于圣书)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707935821 传真:0793-6270895 邮箱:552376320#qq.com
地址:江西鄱阳县鄱阳湖大道水韵芝阳1号楼 邮编:333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鄱阳县新华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