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培土为市

培土为市

关键词:姚公度 永平门 芦洲 隋堤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鄱阳之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pyccoo.cn
  • 感谢 pyxhys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956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

当年的隋堤经过历史变迁和沿革,已成为沿河圩堤,图为新建的沿河圩堤改造工程一角

 

随着公路、铁路的兴旺发展,鄱阳水运一落千丈。图为废弃的水运码头。

随着公路、铁路的兴旺发展,鄱阳水运一落千丈。图为废弃的水运码头。

 番越一百六十里,徵明发棹薄暮止。

    凭虚御风欲飘然,一声长啸江山里。

鄱阳诗人史虞的这首《番越行》,盛赞了鄱阳曾经水运交通发达的盛景。

饶河汇昌江、乐安河之水注入鄱阳湖后,通江达海.在以水运为主的时代,鄱阳显然具有商贸区位优势。

东汉建安十五年(210年),吴孙权分豫章郡置鄱阳郡。鄱阳县城在成为九县郡治行政所在地的同时,也成为郡治的商贸中心而渐趋繁荣。

隋大业元年(605年),刺史梁文谦通过对州情、县情的考察,认识到鄱阳县城白高门(月波门)至东门(永平门)沿饶河北岸一线的自然岸埠,已不能适应船运停靠和货物装卸的需求,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。当他在谋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,又逢鄱阳三乡水患成灾,饥民流离失所,衣食无着。面对社会秩序混乱的局面,善于理政而贤明的梁文谦,审时度势,作出了扩大商贸、增设市场网点的决策,在巡官刘宗宏全力配合下,采取“以工代赈”的方法,组织灾民和工匠,自县城东门至饶河东端芦洲(今姚公渡处)“培土为市”,沿江植柳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,江岸构筑和培土为市工程终于完成;后人称之为“隋堤”。唐代寓鄱诗人卢纶有诗为赞:“若到隋堤望.应逢花满船。”

梁文谦、刘宗宏率民构筑江岸,首辟商市之基,为鄱阳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,既有利于南来北往货运商品的进出,又满足了县城和四乡八圩对民用商品、互通有无的日常需求。从此,鄱水占邑有城有市,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,奠定了鄱阳港成为江西六大港口之一的基础。随着鄱阳市场经济的繁荣,大食、波斯等外国商人也从广东、福建等地来鄱阳进行商贸活动。(文据《鄱水之阳 富饶之州》\图于宇)

 

 

 

 

 

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707935821 传真:0793-6270895 邮箱:552376320#qq.com
地址:江西鄱阳县鄱阳湖大道水韵芝阳1号楼 邮编:333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鄱阳县新华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