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梨园奇葩饶河调

梨园奇葩饶河调

关键词:饶河戏 乡音 鼓点 文武场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鄱阳之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pyccoo.cn
  • 感谢 pyxhys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448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饶河调,又称饶河戏,是深受鄱阳、乐平、浮梁、余干、都昌、东至、祁门等地群众喜爱的古老剧种。在鄱阳,饶河戏不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娱乐形式,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。“三天不看戏,肚里生闷气。”这句话略显调侃,却是乡民们喜爱饶河戏生动、真实的写照。

    鄱阳自古请戏、看戏、学戏之风盛行。乡间酬神或开谱要雇戏班演戏,丰收、公路竣工、老人做寿、青年结婚,等等,人们都会想着请个戏班来庆贺。田间、船头,辛苦劳作的人们也时常哼几句饶河调为自己解乏。饶河戏不受约束的自由发挥、浓郁的水乡风味,是饶河两岸百姓对生命的一种解读,对浪漫情怀的诠释,对美好生活的吟唱。在鄱阳,万人同看一台戏,百里同唱一首曲也不是什么稀奇事。在一代又一代艺人和戏迷的薪火传承下,饶河戏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,渗入饶河人的血脉之中。在外漂泊的游子,一听到饶河调,就仿佛憩息在故园深幽的怀抱里。乡韵悠悠的饶河调,已成为他们的家乡文化符号和心灵慰藉。

    饶河戏大概起源于宋,形成于明,盛行于清。饶河人在接纳南戏、弋阳腔的同时,将一唱众和、锣鼓伴奏、以板击节的高腔与徽调、乱弹、昆曲、秦腔、石牌调、南北词等诸腔糅为一体,且纳入了本地方言.民间小调等元素。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,饶河戏逐渐形成了乡土气息浓郁,以唱弹腔为主,兼唱高腔、昆腔等特点,加之长期在草台上演出,致使其腔定调较高、粗犷激越。饶河调的这一特色与饶河两岸质朴、粗犷的民风极其相符,因而深受乡民们喜爱,将其视为乡音。

  饶河戏演员分三生、三旦和三花,也就是俗称“九角头”的小生、正生、老生、小旦、正旦、老旦、大花、二花、三花。俗语道:“红不红,九条龙。齐不齐,四面旗。”可见,“九角头”是衡量一个戏班实力和水平的标志。

  饶河戏中,不同的角色必须用不同的嗓音来唱。花面用喉化音,要求在喉头中好像含有一颗水珠,发音时滚滚起动;正生、小生、小旦用假嗓,习惯于在句间、句尾加“噫”“阿”“呃”等衬词。故鄱阳人有“不啊不噫,不成饶河戏”的俗语。

    除对“九角头”演员有较高要求外,饶河戏对伴奏乐队也非常讲究。乐队在饶河戏里称座场,有文、武场之分。管弦乐队称文场,打击乐队称武场。主奏乐器是赣胡,拉赣胡的称上手师傅。演员的唱、念、做、打必须靠乐队的密切配合方能出神人化。演员出得场来,在锣鼓的三槌半中完成整冠、甩袖、捺须、溜眼等动作,每一动作都必须与锣鼓的板眼相扣,方能出彩,方能博得满堂彩。戏迷们对演员出场时的“三步亮相”是很讲究的,他们认为,“好看不好看,先看三槌(步)半”。

    饶河戏有60多种锣鼓点,文武场配合紧凑与否,完全取决于司鼓的点子是否清晰、利落。老话“演得好不好,全靠打鼓佬”,说得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饶河戏的剧本非常丰富,正本有约200余本、单折戏约300余出,包括高腔、南戏旧本、西皮戏、二黄戏、皮黄合腔、二黄拨子戏,等等,能充分满足观众的需要,让大家看个足,听个够。

 

 

 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707935821 传真:0793-6270895 邮箱:552376320#qq.com
地址:江西鄱阳县鄱阳湖大道水韵芝阳1号楼 邮编:333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鄱阳县新华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