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比依谷

  • 愿天下永享太平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318
  • 回复:3
  • 发表于:2015/4/24 11:08:43
  • 来自:江西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鄱阳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杨艳川


  如果说泸沽湖是神奇的,药山青龙海是俊美的,那么比依谷绝对是秀丽的,它就像一个未出闺阁的姑娘,羞怯地躲在宁蒗深处,不修饰,不雕琢,柔媚刻骨,慑人心魄。
  顺着二级公路往下走,到红桥,岔上一条小路,穿过比依村,便离比依谷越来越近了。比起小城焦灼的空气,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致,河水清澈见底,杨柳滴翠,凉风拂面,似乎钻进毛孔的不是风,而是一阵淅淅沥沥的春雨。
  比依村六七十户人家,杂居着普米族和摩梭人,地肥水美,以前曾在这修建过普米韩规文化园,如今物是人非,有些屋子和亭子摇摇欲坠,一地残败的景象。
  一斤太阳等于八斤热,五月的太阳,像蚊子的嘴巴,毒,咬得人全身直烦躁。但走在比依谷里,凉风沐浴身心,令人神清气爽。在谷口,水流泻下来,形成一道三米多高的瀑布,像堵白墙。瀑布上面是一座小桥,走在上面,宛如走入仙境,脚下水声潺潺,头顶有鸟儿飞过。
  往里走,就是小河。如今河水小了,才流过一隅,像条小蛇,其余的全是干涩的细沙。有人揣测,这一片以前或许就是狭长的湖泊,沙子可以作证。正是这些细沙,将小河修饰得恰到好处,正如北宋词人王观所言:“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。”绿水青山就是婉约女子的眉眼,似水盈然,雅丽清绝。杨柳守护在河的两边,有的根浸在水里,影影绰绰,把水变成墨绿;有的隔河相望,枝叶连理,且舞且歌。
  再往里走,峡谷越来越窄,只剩两丈来宽,在河水的左半边,水面之上,架起水泥道,水从岩石缝里涌出来,晶莹透明,欢畅流着,纯粹坦荡。侧着耳,可以听见山沉睡的鼻息,水的流韵,那是大自然灵性的合声。峭壁上醒目地写着,“比依谷”几个大字。
  在一块空旷的山腰上,我们见到了“吉意溶洞”,洞高五丈,宽三丈洞口的样子,像种子的胚,竖在那里,隔着十多米,就能明显感觉到凉意。人站在下面,小得像枚鸡蛋。刹那间让人感受到人类的渺小,那些功名、利欲的念头,连蹦出来的机会都没有。
  当我们的脚步抵达洞内,当我们的身子贴近岩壁,那是一种怎样的奇观?立体的石柱、石笋、石花或长于洞底,或倒挂空中,奇形怪状,神态各异,像美人,像罗汉,像雄狮······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时间袅娜的身影。进去过的人说,洞内宽敞,蔚为壮观。每逢清明时节,附近各民族群众都要到洞内一巨型观音像下烧香拜佛。没有灯,进去一小段便漆黑一片,我们只好折回来,不免几分遗憾。
  据说这个洞通向翠玉,有数十里,很久以前河水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,有游鱼,不知是地质原因还是人为破坏,现在从另外的地方出来,且小了不少。
  最会玩的要数宁蒗人,他们看得见近处的小幸福,想得到远处的大美好,他们随时可以跟自然和快乐牵手,把平庸的生活过得跌宕起伏。到周末,便约上亲朋好友,几个家庭,带着菜,到外面野炊,烧小猪肉,烤鸡,其乐融融。快乐一旦被捅破,便势不可挡,人们举着酒杯,打开话匣子,热情满满,侃大山,吹大牛,中间高唱一段曲子,原来灰暗的心境一瞬间就被擦亮了。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到河里嬉戏,一会摸小鱼,一会找漂亮的小石头,渴了低头掬一捧河水喝,饿了跑到火堆边烧块肉,然后寻着鸟叫声到林子里抓鸟。
  喝得半醉的人,提议下次一定拿帐篷,来这儿野营,绵软的细沙,潺潺的河水,松涛阵阵,天籁般的鸟鸣,想着就妙不可言。对于这些久居城市藩篱的人来说,那绝对是一次亲近自然,天人合一的绝佳体验。半醉半醒的人们,眼神迷离,说着半真半假的胡话,幸福得眼睛都笑成月牙。
  天擦黑,我们才离开比依谷,寂静中,山水草木还在不断低语,欢笑,我想,那是关于遐想的回声,美的回声,梦的回声。比依谷作为自然界绝美的“孤品”,早已在欣赏者心中生根发芽了。
  
工作要用心,生活要开心。
  
  • 在路上
  • 发表于:2015/4/27 13:49:15
  • 来自:江西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  
  • guest7055
  • 发表于:2015/4/27 17:18:14
  • 来自:江西
  1. 板凳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  
  • 遇见
  • 发表于:2015/4/28 10:05:08
  • 来自:江西
  1. 3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唧唧复唧唧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